12月23日下午,电气信息学院在珠海校区行政楼207室召开了以“共议合作新观念、共谋合作新模式、共创合作新篇章”为主题的2011校企合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企方人员有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泰坦能源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珠海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豪迈实业有限公司和香洲区人力资源中心等近二十家单位的领导共24人;校方人员有学院名誉院长钱清泉院士、校区管委会付永钢副主任、校区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曹利军教授、院长王博教授、副院长苏保河教授、吕新广教授、各教研室(研究所)负责人和学院办公室全体人员。会议由副院长吕新广教授主持。
会上,钱清泉院士首先对企业的积极参会表示欢迎,并对企业一直以来对学院学科建设和学生实习与就业等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随后,校区和学院领导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单位概况,并围绕会议主题与企业代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合作原则、合作模式和合作层次等方面达成了共识。校企双方一致认为,本次会议统一了合作认识,创新了合作模式,拓宽了合作渠道,深化了合作层次,收获颇丰:
一是提高了在新形势下开展校企合作的认识。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新形势下实行校企合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就学校而言,校企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办学观念与办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而且能够更好的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提升大学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就企业而言,实用技术及服务标准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质量的大学专业教育。与学校合作是企业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解决人才瓶颈、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自主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是探讨了合作新模式:(一)可在一定程度上尝试对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与培训;反过来也可对企业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或学历提升。(二)实行校外培训教师或辅导员制。学校可根据所设专业的不同特点,聘请行业专家或企业领导作为校外培训教师或辅导员,通过企业的参与,帮助相关专业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学计划方案,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举办企业专题报告,等等。(三)共建实验室。企业可将设备、资源和技术引进学校,与学校共建实验室,在增强学校科研、实训实力的同时,促进科研成果更好更快的转化成实际生产力。(四)加强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与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校企双方可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联合项目攻关、技术转移及成果转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