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23 发布单位:国际商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校教育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是树人的重要途径。
2018年9月-11月,国际商学院校外导师万晓丽女士在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实验楼C207开展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国际商务礼仪》。主题为“做知书达理的现代人”,共有200多名同学修读,其中有10余名港澳台侨商业精英培养计划成员参加。
(万晓丽分享)
万晓丽是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校外导师,“珠海夫妻学堂”创办人,珠海市第八届和第九届人大代表,香洲区心理协会会长,中华传统文化实践者和传播者等。
古往今来中国都十分注重礼仪,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真诚、文明、美丽的交往礼仪已成为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本课程在本学期共有12节,万晓丽从“仪容服饰礼仪”、“仪态礼仪”到“会面礼仪”、“言谈礼仪”、“接待礼仪”等,分专题、全方面地向同学们传授礼仪在商务场合中的运用,每一次都是一场礼仪知识的饕餮盛宴。
(万晓丽讲授“接待礼仪”)
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每周的国际商务礼仪从问好开始,以问好结束,让同学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名知书达理的现代人。
(课前行礼)
万晓丽在课堂中积极结合实际商务环境中的案例,邀请同学们一同思考发问,从实际出发,结合商务礼仪知识,寻求解决的办法,更好地帮助同学们理解、习得国际商务礼仪知识。万晓丽在课上表示,“恰当的商务礼仪既是商科学子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又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和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个人来看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商务礼仪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美化自身、美化生活、净化社会风气。从企业来看,掌握商务礼仪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帮助塑造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从而产生效益。”
(同学积极互动交流)
礼仪在人际交往和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国际贸易、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多的今天,正确、得体的礼仪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表现,又是人际交往中的一门艺术。《国际商务礼仪》课程便在暨南园中很好的扮演着礼仪使者的角色!
(同学们认真学习礼仪)
校外导师进课堂”是国际商学院校外导师“3+3+3”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校学生处支持下,国际商学院启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港澳台侨商业精英培养计划”,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水平,大力开展协同育人活动,促进港澳台侨学子成长成才,助力侨生学习与发展。项目分为两大模块,分别从学习分享和实践提升两方面开展。
(文/王润轩 审核/文李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