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14 发布单位:校区学工办/团委
10月12日上午,大气环境学家、世界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名誉院长刘绍臣院士应邀做客第235期珠海校区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为校区师生开展题为《应对气候暖化:地球工程》的讲座。
讲座伊始,刘绍臣院士指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突出,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地球工程作为一种自主减缓全球变暖的措施已得到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他以当下地球面临的世界问题以及各国实际排碳量与预期排放量的差距为例,揭示了建设应对气候暖化开展地球工程的必要性。他表示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彰显了中国愿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新贡献的态度,绿色发展才是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随后刘绍臣院士分析地球工程的两大类别,并向大家介绍了诺贝尔奖得主Paul Crutzen关于地球工程的建议。刘绍臣院士通过示意图形象地讲述了“平流层加注气溶胶”运作的原理和过程,并详细分析选择地球工程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各项地球工程的优缺点。
(讲座现场)
刘绍臣院士认为迄今所知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地球工程的方法是向平流层注入气溶胶,以增加太阳反射并减少地表加热。注入气溶胶的方法将是所有地球工程方法中见效最快的方法,历史上火山爆发喷射气溶胶进入平流层的案例(如1991年的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为科学家提供很多机会来定量的评估这个方法的有效性、利益和负面效应。关注于当下,他表示“平流层加注气溶胶”具有技术成熟、费用较低、有自然实例、可随时停止、可作过渡策略的五大优点。讲座最后,他希望地球工程这一重大研究课题能获得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科技力量投入到这项研究工作中来,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讲座的尾声,刘绍臣院士呼吁更多的关注和科技资源投入到地球工程的研究中,以期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结合自身专业以及当下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人工智能在应对气候暖化中如何发挥作用”“应对气候暖化最大的阻力在?”“应对气候暖化如何实现全球各国协同”等问题与刘院士进行积极探讨和深入交流。
刘绍臣院士的讲座不仅传递了赤诚的爱国情怀、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造诣,增强了同学们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更是鼓励年轻一代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心怀“国之大者”,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而努力。
文图:百年讲堂团队
初审:王佩佩、刘思聪
复审:张小丹
终审:朱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