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5 发布单位:包装工程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做好学业规划、激发创新热情,3月13日,包装工程学院书记熊媛媛以“怀匠心·逐智能·奋进新征程”为题,为全院本科生讲授了一堂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思政第一课”。
(熊媛媛为同学们讲授“思政第一课”)
熊媛媛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的事迹作为切入点,为学生诠释科学家精神丰富的时代内涵——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三十载,矢志不渝投身国防科技事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令在场学生深受触动。同学们应学习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为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
结合我院工科学生培养实际,熊媛媛希望同学们学习黄旭华院士为国家无私奉献、对科研执着坚守、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黄旭华院士为榜样,把工匠精神融入学习、实践中,扎实学习专业知识,拓宽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实习实践、校企合作等活动。在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的同时,要积极关注行业动态和国家需求,好好打磨自己,努力成为包装行业高素质人才,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同学们认真听讲)
(讲课现场)
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熊媛媛强调同学们要积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主动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将其与包装工程专业深度融合,了解行业内的最新应用成果和发展趋势,打破学科界限,整合材料、机械、设计、营销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跨学科思维能力。最后,她寄语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与责任感、脚踏实地学习与实践、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与创新实践和适应时代变革,传承工匠精神”。
本次“思政第一课”通过榜样力量和精神引领,激发了学子们的奋斗动力和社会责任感。作为包装工程学院的一员,同学们应牢记“怀匠心、逐智能”的初心,砥砺前行,深耕专业,勇于创新,传承“暨南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挑重担,以青春之热血书写时代华章。
文:满陈乐谦 邓培畅
图:李越
编辑:刘锡赟
初审:杨春白雪、谭茵、罗善绮
复审:张冲
终审:熊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