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3 发布单位: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
为进一步让校区港澳台侨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四史”,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增强港澳台侨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2025年3月27日-28日,在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的统一部署下,珠海校区组织港澳台侨学生与带队老师共30人前往广东省东莞市,开展2024-2025暨南大学港澳台侨学生国情教育研习营东莞行活动。
(行前讲座)
出团前,邀请到暨南大学人文学院姜清波老师,为同学们开展行前讲座,他详细介绍了东莞的历史文化与现代产业发展情况,提前让同学们感知了地方文化的特色与传承。他希望同学们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岭南文化研习过程中,通过了解地域特色,加深对岭南文化的认识与热爱。
追溯历史古迹·领略岭南风光
研学团来到的第一站是位于东莞市道滘镇的粤晖园。在园区讲解员详细解说中,同学们了解到东莞粤晖园是一座融合了岭南园林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综合性公园,它的设计秉承岭南园林的精髓,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园中的建筑多采用岭南风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细节之处无不体现匠心独运,同时,设计师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使整个园林既保留了古典的韵味,又展现出时尚的风貌。在这里,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岭南园林艺术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体验传统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研学第二站来到中国沉香博物馆,是一座专门展示沉香文化及其相关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了沉香的形成、历史、文化、科学以及艺术价值,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沉香在不同地区的形成差异及其香气特点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并广泛应用于医学、药学和美容等领域。参观结束后,同学们体验了沉香手作课程,在精细的制作过程中感受到沉香独有的香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
研学团第三站来到又一味酱园,它位于东莞市寮步镇工业区内,成立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始创于东莞市的一个传统手工艺家庭,最初以制作传统酱油为主,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酱园逐渐从家庭作坊发展成为现代化的食品加工企业。从闹市步入酱园,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酱油缸井然有序地摆放在园区内,绿植花木琳琅满目,空气中弥漫着酱油的香气。酱园以“传承经典,创新未来”的品牌文化作为指引,利用酱园的传统品牌优势以及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开发了酱园主题咖啡馆,不仅致力于保持传统工艺,还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以适应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同学们深受启发。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青年
随后研学团来到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缅怀东纵英烈,传承红色精神。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的英勇事迹而建立的专题纪念馆。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抗击侵略、保卫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纪念馆内,讲解员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和复原场景,生动再现了东江纵队在艰苦环境下的战斗历程。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认真聆听,被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
最后一站,研学团来到了海战博物馆和威远炮台进行参观学习。海战博物馆以“鸦片战争”为主题,全面展示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海战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重要历史事件。博物馆内陈列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模型和历史资料,生动还原了鸦片战争时期的海战场景。通过参观,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教训,也感受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威远炮台位于东莞市虎门镇,是鸦片战争时期的重要防御工事之一。炮台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军事和历史价值。讲解员结合历史背景,为同学们讲解了炮台的设计原理、防御功能以及在战争中的作用。站在炮台遗址上,同学们感受到了先烈们的英勇与无畏,这种精神激励着大家,在未来的道路上要更加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暨南青年说·岭南逐梦行
行程尾声,研习营师生齐聚一堂,开展“暨南青年说”主题研讨活动。港澳台侨学子围绕“红色基因寻根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湾区产业发展与挑战”“家国情怀培育与担当”主题,结合实地参观考察和沉浸式体验,共同探讨研习体会。
国际能源学院202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莫芷清(中国香港):漫步粤晖园,岭南园林的精巧布局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沉香博物馆里,香道文化的深邃令我体悟到传统技艺的沉淀。走进东江纵队纪念馆与海战博物馆,泛黄的历史照片与斑驳的战船残骸,将抗战精神具象化为可触摸的印记。威远炮台的雄姿更如历史丰碑,镌刻着民族脊梁的风骨。此行不仅拓宽专业外的文化视野,更让我领悟“科技报国”的历史使命,激励我以所学投身民族复兴征程。
人文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周嘉恒(中国澳门):踏入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沉香的历史脉络清晰地铺陈在眼前,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令我折服。从古代文人墨客的用香中,我得以窥见沉香在传统文化中的独特魅力。在制作香牌中,我们用双手传递时代的温度,感受自然与人类的脉搏跳动,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文化遗产保护的珍贵与重要,更坚定了我用所学专业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力量的决心,弘扬岭南文化、守护民族瑰宝。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2022级人工智能专业叶承霖(中国台湾):在参加这次岭南文化研习东莞行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东莞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发展。通过参观粤晖园,我了解了岭南传统园林的独特魅力;在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我不仅学到了沉香的历史背景,还亲手体验了香牌的制作过程,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此外,东江纵队纪念馆和海战博物馆更让映像深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骨气和志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国际商学院2023级金融工程专业陈韬宇(乌克兰华侨):此次东莞行让我深切感受到岭南文化的厚重与现代发展的蓬勃。粤晖园的古韵盎然与沉香手作的非遗匠心,让我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温度;东江纵队纪念馆与威远炮台的历史叙事,更让我体悟到民族精神的坚韧。与港澳台侨同窗的交流中,多元视角的碰撞让我对国情有了更立体的认知。此行不仅是一次文化寻根,更让我在历史回响与未来憧憬的交织中,明晰了身为海外华侨青年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
此次岭南文化研习营活动,通过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的双重洗礼,让港澳台侨学生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研学活动为起点,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积极投身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文:校区学工办/团委
编辑:刘锡赟
初审: 刘思聪
复审:张小丹
终审:朱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