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1 发布单位:国际商学院
9月29日,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与华文学院联合培养的首届工商管理专业(中国政府奖学金)迎新大会在华文学院香江茶室举行,学校部处领导、双方学院领导、专业教师等出席大会。来自越南、泰国、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等“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家的新生们,在各位嘉宾的见证下正式开启在暨南园的留学征程。大会由国际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岗主持。
(合影留念)
多方支持· 共启新篇
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王昱代表学校首先全面介绍了学校留学生工作的概况与成果,并对2025级首届联合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留学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该项目是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培养国际视野与跨文化能力兼具专业人才的重要实践。同学们将能通过“中文+专业”双院联合培养平台,成长为搭建中外文明交流桥梁的优秀使者。
华文学院院长侯兴泉指出,汉语是读懂中国的密码,留学生们不仅要“学好中文”,更要“读懂中国”。他鼓励大家既要将先进的管理学理论植根于中国企业的丰沃土壤,也要带着本国发展需求与中国经验对话,在跨文化的交流中熔铸新识。
国际商学院院长吴菁感谢学校和华文学院对本项目落地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她强调,两院融合了百年商科资源与百年语言文化底蕴,将协同联动为留学生们打造“语言+专业”双轨并行的成长平台。她提到,今年是学院建院15周年,热忱欢迎同学们前往美丽的珠海校区,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师长寄语 · 砥砺成长
华文学院教师、工商管理联合培养班班主任苏弘与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专业课教师苏晓艳作为教师代表分别发言。她们从学术引领、课程安排、生活关怀等方面展开介绍,勉励同学们在未来四年的学习中,既要夯实汉语语言基础,也要掌握工商管理的专业知识,勇于在跨文化环境中探索与实践,努力成长为能够沟通中外、服务合作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心声 · 青春启航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新生代表玛丽亚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暨大的憧憬与期待,表示将珍惜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积极融入中国社会与校园文化,努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优秀毕业生代表、来自越南的2021级汉语言专业韦氏玄庄同学通过大屏幕回顾了自己在暨南大学的学习与成长经历,勉励学弟学妹们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未来发展中,为促进国家间交流合作贡献青春力量。
签署协议 · 共谋发展
在全体与会人员的见证下,国际商学院与华文学院签订联合培养合作协议,为项目的规范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随后,华文学院和国际商学院的学院领导和老师为新生佩戴校徽并赠送纪念品,寓意同学们正式成为暨大人,大家将传承百年侨校的光荣传统,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师生交流 · 共话未来
迎新仪式后,两个学院联合组织了师生互动交流环节,重点就第三四年的专业学习与第一二年的能力培养之间的衔接做了深度沟通。该环节由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姜丽群主持。
(交流会合影)
新生们通过国际商学院宣传片,沉浸式感受学院的发展成就与育人特色,对将来专业学习环境有了初步了解。在自由交流中,两院老师与学生就专业知识体系、个人能力培养以及围绕“一带一路”发展的就业前景等多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师生互动氛围开放融洽。
为了便于学生们随时可以得到工商管理专业老师的指导,国际商学院敦聘了专业导师。此次会议现场为导师代表颁发了证书。
本次迎新大会不仅是新同学们的“第一课”,更是暨南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办学方针的有力体现。从香江茶室的温馨迎新到校徽佩戴的庄重仪式,从师长的殷切寄语到学长的真诚分享,这场跨越国界的相聚见证了百年侨校在新时代的教育使命。未来,两院将以此为起点,深度融合商科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培养一批既能读懂中国发展密码、又具备国际商业视野的青年才俊,让他们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文化使者和合作桥梁,续写暨南大学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民心相通的新篇章。
“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是由中国教育部设立,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学生提供的全额奖学金项目,资助世界各国优秀学生、学者到中国的院校学习或开展研究,目的是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025 年秋季学期,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与华文学院联合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丝路奖项目)本科新生24人,学生分别来自塔吉克斯坦、缅甸、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7个国家。
图文:国际商学院
初审:佘林蔚
复审:姜丽群
终审:徐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