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7 发布单位: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
11月6日,珠海校区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第244期在校区行政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期讲堂邀请了暨南大学原创文化精品大师剧《振铎》主创团队成员编剧、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李学武教授,导演、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彭宇欣老师,项目统筹党委宣传部文化管理科科长杜明灿等来到现场,为同学们讲述《振铎》台前幕后的故事。校区第67期党校学员、2025级本科新生班长等近260名师生参加巡讲活动。活动由校区党委副书记朱蕴利主持。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大师剧《振铎》的历史背景,在主创团队分享前,珠海校区党委书记卢健民结合丰富的史料,深刻解读《振铎》与暨南大学的历史渊源。他从“何谓暨南与暨南何为、郑振铎的《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后的郑振铎、《最后一课》后的暨南”等四个方面为现场师生讲述郑振铎等先师以文化为武器,在烽火中守护知识火种,其精神已融入暨南大学的基因,成为“忠信笃敬”校训的生动诠释。他强调,郑振铎的抉择与暨南大学“三落三起、五度播迁”的校史紧密交织。从南京建校到上海办学,从福建建阳辗转回迁,再到湾区扎根,暨南大学始终与民族命运共浮沉。


(《振铎》编剧李学武、导演彭宇欣分享创作心得)
活动现场,大师剧《振铎》经典片段“最后一课”的播放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师生们凝神观看,为郑振铎先生在国难之际坚守教育信念的崇高精神所震撼。三位学生演员在现场演绎了《最后一课》等多个经典片段,其细腻饱满的情感表达,生动再现了历史场景,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
随后,主创团队依次分享创作心得。杜明灿简要介绍了项目背景及开展成效,表示《振铎》是“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重要成果,以“历史链、传承链、实践链、传播链”构建起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希望能有更多同学通过大师剧了解辉煌灿烂的暨南文化。李学武分享了创作心路历程:从研读历史书籍、体会人物性格到构思舞台结构,再到边排边改的攻坚突破,致力于将真实历史与戏剧张力融合,塑造出有温度、有思想、有血肉的郑振铎。彭宇欣以“从文本到舞台”为主题,讲述剧组在剧本精简、舞台调度、演员选择组织及布景设计等方面均投入了大量精力,力求重构历史时空,以舞台剧的形式讲好暨南历史文化故事。

(现场互动)
《振铎》的创作与演出,是暨南大学对历史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一次庄严承诺。它不仅让师生们看到郑振铎等先师的文化坚守,更让暨南人意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暨南精神、弘扬中华文化,是每一代暨南人肩上的重要使命。
文:百年讲堂团队
初审:刘思聪
复审:王佩佩
终审:卢健民 朱蕴利
